南昌市殡仪服务中心

网站首页 机构介绍 新闻动态 殡仪服务 公墓服务 专题专栏 办事指南 在线祭扫 殡改风采
当前位置:在线祭扫 > 网上纪念
朱意平 男,1956年02月23日 - 1993年02月12日,
亲爱的爸爸,是您和妈妈赋予了我生命,却又在我少不更事时便离我们而去。爸爸,一个对我来说多么亲切又好像很遥远的名词,一个嘴上未提多年却不时在心底无数次呼唤的称呼。


记忆中的您英俊、憨实,待人热情、诚心,是无数和您接触过人口中的好人。每次无忧地被您的双臂稳稳地绕住坐在那辆我至今不能忘记充满欢乐回忆的自行车前的时候,我总是懒懒地躺在您宽阔又温暖的胸膛,对我而言,幸福和安全就是您带给我最深也可以让我一辈子回味的感觉。我要一直牢牢记住它,因为,在女儿眼中,你永远是我的保护神。即使你已不在多时,但我一直相信您是不会也不舍得离开和忘记妈妈和我的,冥冥之中也许我们一直在您的眷顾之中吧。爸爸,我想告诉您,无论您在哪里,我都希望你能比我们更幸福。
吴清永烈士 男,1941年12月01日 - 1988年10月19日,
吴清永同志生前是空军第四试飞大队驻洪都航空集团公司的一名试飞员,1941年12月生,河南省汝阳县人。1959年8月招飞入伍,是我国空军第一批直接从地方招收的应届毕业生,1960年12月入党,1965年8月毕业于空军七航院。历任学员、飞行学员、飞行员、试飞员、副团职飞行副中队长、正团职上校飞行中队长等职。入伍以来共安全飞行1635小时,是四种气象教员、三种气象指挥员。他曾先后改装试飞过初教机、高教机、歼教机、强五Ⅰ型、Ⅱ型、C型、M型、国产超轻型机等机种,正确处置重大空中险情7起,承担重点科研试飞项目49项、风险项目40起,多次受嘉奖并荣立三等功、二等功。
吴清永同志是1970年空军驻洪都航空集团公司试飞大队组建者之一,他热爱飞行,具有强烈的飞行事业心,出色地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从事试飞工作以来,先后参加和完成了强五原型机和几种改型机的定型试飞,主飞“操纵性”和“稳定性”,兼飞性能、科研试飞等科目,为强五飞机的发展立下了不朽功绩。1984年11月6日昼间飞行中,担任指挥员的吴清永同志,在目送一架全外挂强五飞机进入跑道准备起飞生空时,及时发现该机左上侧冒白烟,便立即中断该机起飞,避免了一起可能的空中险情。1986年10月,在扩大强五飞机轮胎适应性的试飞中,吴清永同志全载飞行第一个起落,由于应急拉环掉下卡在副翼拉杆摇臂上造成驾驶杆左边卡死导致飞机无法正常操纵,他机智沉着,及时报告,指挥员当即命令其投掉全外挂,如不行即跳伞,但吴清永同志考虑的不是个人安危,想到的是国家财产、试飞的成败,他注意保持飞机平衡,耗油到规定安全油量后,顶着风险,成功驾机安全着陆。
1988年8月,我国第一次与国外(意大利)合资新机改装研制任务又一次历史地落在了吴清永同志身上,他语重心长地对其爱人说:“工厂目前正是困难时期,全厂职工都盼着CI工程试飞成功。凭我的身体,凭我的技术,凭我的经验,我一定要把这架飞机飞出来,使工厂早日复苏”。在试飞研讨会上,他又说到“如果飞机发生故障,只要发动机还在转,我保证人在飞机在”。他凭着对首飞试飞任务的满腔热情和充分信心,凭着娴熟的飞行技术,于8月30日成功地完成了首飞试飞任务。同时还给《航空杂志》社写了试飞成功的经验论文。中央和江西省等新闻媒体争相报道了这一重大新闻,国际上也给予了十万分的关注。10月19日上午,他又一次担负了新机的特技表演任务 。起飞命令是十点零五分下达的,飞机起动滑行后,昂首冲向蓝天。战机在他的操纵下干净漂亮地完成了一系列特技动作,尤其是非协调“8” 字盘旋……
飞机就要返航了,这时,指挥员发出“重复动作,保证录象”的命令,机头立刻抬起,掠过跑道,义无返顾地冲向蓝天。
突然,飞机因出现故障而失去了控制,在这千钧一发时,他三次掉转了机头,避开了公司大楼和总装厂房,调整到空旷的机场草坪上空准备迫降,但飞机从三十米的高度平拍下来,起火、燃烧……时间永远定格在10点50分。
在场的职工流泪了,外国专家流泪了。
吴清永烈士简介
1、1959年8月招飞入伍,是我国空军第一批直接从地方招收的应届毕业生;
2、1960年12入党;
3、1966年8月毕业于空军七航院;
4、29年戎马生涯,历任学员、飞行学员、飞行员、试飞员、副团职飞行副中队长、正团职上校飞行中队长;
5、1970年空军驻洪都航空集团公司试飞大队组建者之一;
6、安全飞行1635小时,试飞机种数种;
7、完成重点科研试飞项目49项,、多种超复杂风险科目40多项;
8、在《航空杂志》、《飞行力学》、《试飞实验》、《航空时报》、《飞行情报网》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9、正确处置重大空中险情7起,抢救了上亿元国家财产和珍贵的科研资料。
刘顺连烈士 男,1909年02月26日 - 1955年04月11日,
刘顺连同志,中共党员。一九零九年农历二月二十六日出生,南昌罗家镇义坊村人,于一九三九年七月与湖南长沙人氏谭淑群结为夫妻。
建国前,曾任南昌邮局邮件投递员、窗口售票员、公款押运员及抗日军邮管理员。
建国后历任南昌邮电局窗口售票员、支局局长、东乡县邮电局局长。一九五五年四月十一日(农历三月十九日)在革命斗争中牺牲,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内务部授予革命烈士称号。


刘顺连同志牺牲五十二年后的二00七年元月二十六日,与夫人谭淑群合葬于南昌市赢上灵山公墓。
涂润妹 男,1928年02月19日 - 1998年04月17日,
涂润妹,女, 1928年2月19日生于南昌县幽兰涂家洲。她出生几个月便被送到南昌县谢埠镇王邓乡一户王姓家做望郎媳。10岁不到, 养父母先后病亡,便由养母的娘(外婆)收养。1946年11月与居住南昌的胡长江结婚, 婚后生育了5女2男, 其中两个大女儿早年送人病亡,现有2个儿子,3个女儿。
解放后在党的教育培养下, 她由一个不大识字的家庭妇女, 通过参加居委会工作, 上夜校扫盲, 进党校学习, 担任社办厂厂长等工作, 成为居民的好”代表”(大家习惯称呼她 ---- “代表”) 。1960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在抚河区小商贩管理委员会工作,后转南昌市土产公司工作, 1979年退休。工作期间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1996年因身患疾病,经四处医治无效,于1998年4月17日6:10分在江西省第二附属医院病逝,享年71岁。
涂润妹一生最闪光之一是她对自己后事的安排。她不信神, 不怕鬼, 唯马列主义真。她生前多次崇敬地谈到周恩来总理,说总理都能把骨灰撒向大海,我们老百姓更应该效而为之啊! 她反复叮嘱子女们: “ 她死后,不开追悼会,只请几个亲友到医院向遗体告别下,骨灰撒在鄱阳湖。”她生前总是为家人着想, 为他人着想, 做善事不求回报, 死后也不拖累大家。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涂润妹是一位平凡,睿智的母亲,她永远活在儿女们心中!
伍怀生 男,1917年02月01日 - 1999年11月02日,

伍怀生同志1917年生于湖南新化市,1945年毕业于中央大学航空系,1949年入上海华东人民革命大学,1953年参与筹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957年调江西洪都航空集团,1976年离休(司局级),1999年病逝于南昌,享年83岁。

伍怀生同志生前长期从事航空技术、教学和管理工作,是建国初期国务院首批任命的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他治学严谨,为人师表,为我国航空工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奉献了毕生精力。他生活艰苦朴素,为人光明磊落,特别是他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的工作作风,深受大家的尊敬和爱戴。


伍怀生同志安息吧!

魏金根 虞国英 男,1927年11月09日 - 1997年01月16日,
周梅芳 女,1964年11月29日 - 2007年03月09日,
朱汝浩 张润宝 男,1900年05月16日 - 1960年01月06日,
程云深 邹自璧 男,1920年02月01日 - 2006年05月17日,

父亲,程云深,浙江东阳厦程里人,1920年生于农户家庭。父亲从小聪明勤学、刻苦勤奋、学业优秀;一生尽责恪守,大事明辨善思,小事疏于梳理;生性善良与耿直,喜好越剧。从医40年,在旧军队、单位医院工作。不懂政治与人际,时有路途坎坷,但还顺顺当当。

母亲,邹自璧,祖籍江西宜黄,1921年生于大户人家庭。当时,外祖父日本留学后在浙江医专(浙江大学前身)执教,母亲几姐妹均在杭州长大。母亲明事知理,思维缜密;教子有方,如小时候教我们认字常言“璧”与“壁”之分。一生勤俭克己,喜好阅读,知足常乐,天伦晚年。

养育之深子孙铭,坦然如璧父母仁。


——程家子孙敬挽

张善龙 男,1925年12月26日 - 1995年03月31日,

父亲的一生坎坷,平平淡淡,自娱豁达。绵绵的思念如赣江之水长流不息,纵然有千言万语也难表我们的怀念之情。愿父亲在天之灵保佑我们。

        思念依然无尽

                您的儿女们:

    张保生 张敏 张红 张佳友 张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