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殡仪服务中心

网站首页 机构介绍 新闻动态 殡仪服务 公墓服务 专题专栏 办事指南 在线祭扫 殡改风采
当前位置:在线祭扫 > 网上纪念
马春海 男,1956年09月03日 - 2005年02月28日,
唐振忠 男,1930年08月01日 - 1997年05月20日,
鲁志兰 女,1952年08月15日 - 2004年12月22日,
吴火根 毛根秀 男,1925年12月01日 - 1991年05月01日,
黄赛金 男,1908年12月08日 - 2005年10月05日, 二十九守節撫孤,嚐盡人間辛酸,終育兒女成立成才,切盼依靠效還哺。
三十年山海重隔,重逢迄僅二十載,祇享短暫子歸樂,天年盡斷兒肝腸。
王燊祥 何贻棣 男,1898年08月01日 - 1951年02月01日,
相传上古时代,我们是客家族居住在祖国中原,因战乱和饥荒而向东迁徙到山东一带,后又向南迁移到广东沿海和江西龙南、寻邬、信丰、赣州一带。我们王姓一宗支定居在今广东省兴宁市坪圹蚊子树下王村(今称宁中区坪圹王村),经不断发展在当地建有“客家围屋”三座和几栋多层楼房。
到父亲这一代是第21辈,由于家乡人多地少,绝大多数青壮年都到外地发展或经商。有不少还到国外谋生,父亲在20世纪20年代到赣州同族在当地经商得人家协助打理门面和业务,1951年2月病逝安葬在万松山公墓。母亲于1949年底从老家接来赣州同父亲阖家团聚,1953年初定居南昌抚儿育孙,1966年3月病逝,开始骨灰暂存骨灰堂,原意找时间将父亲遗骨一起送回老家安葬,但终未成行,最后于1969年按照老家习俗入土为安做法,将二老合葬在南昌市瀛上公墓7灰区。今再登录网上墓园,以便后人祭祀。
王绍炎
王绍苎


2005-3
吴庆元 男,1945年09月27日 - 2005年03月27日,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江西省总队司令部通信处原处长、退休干部吴庆元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二00五年三月二十七日上午五时十分在南昌逝世,享年61岁。
吴庆元同志是福建省永安市人,一九四五年九月出生,一九六一年十一月参加革命工作 ,一九六四年十月入伍,一九六八年八月入党,历任江西省军区通信站有线电连连长,江西省军区通信站副主任,武警江西省总队司令部通信处处长。
吴庆元同志在部队长期从事通信工作,他怀着对事业的追求,对工作的热爱,勤奋学习,积极工作,不辞辛劳,先后因工作成绩突出3次被总队评为优秀党员并受嘉奖。担任通信处处长后,能正确行使手中权利,高标准严要求,主动当好党委、领导的参谋,在认真落实通信战备制度,不断提高通信保障能力的同时,围绕抓网络、带全局、保质量、上台阶四个重点高起点开展通信网络建设,在全武警部队之中率先组建了总队超短波电台通信网,从而提升了各级部队的机动通信保障能力和通信时效,所带处八八年被总队评为先进处,八九年荣立集体三等功。九一年初,因工作需要改任专业技术职务后,他能识大体,顾大局,全身心地进行通信业务课题的研究,较好地完成了武警总部通信部赋予的校印通信分队专业训练教材和“综合通信车”课题的调研,设计和组织安装任务。特别是在总队机关新区通信建设过程中,从设备的选型论证、安装、调试、联网、台站的布局、机房装修到管道铺设、设备维护都是尽心尽力、精益求精,带领参谋人员和技术干部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了建设任务。他坚持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退休后,他仍然关心党和国家以及部队的建设,保持了一个革命军人、共产党员的革命晚节。
在近四十年的军旅生涯中,吴庆元同志忠于党,忠于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热爱部队。他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具有坚强的党性原则和组织纪律观念,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谦虚谨慎;他生活简朴,廉洁奉公,以身作则,对家属子女要求严格,保持了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和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
吴庆元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为江西总队通信事业作出的贡献,他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他对革命精神、崇高品德和优良作风将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


吴庆元同志安息吧!
王兰英 女,1926年07月12日 - 2001年09月15日,

王兰英 亲爱的母亲,您是带着上帝的诣谕,宛如天使下凡,于1926年农历6月初三出生在江西南昌一个渔民的家中,一生勤劳善良,与世无争,无怨无悔。自1942年农历8月十二与父亲结合,六十年相濡以沫,相亲相爱,描绘了一幅天上人间的美丽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美丽音弦。是您赐予我们生命,养育了三女二男五个儿女,给我们温暖的母爱,用甘甜的乳汁哺育我们成人,把人世间的关爱,亲情融入我们的血脉。

岁月的风霜,生活的艰辛,母亲于1953年5月进江西日报印刷厂,参加工作二十七年以来,始终勤劳踏实,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是大家公认的好工人,好公民,在母亲一双勤劳的手上,刻划着岁月留下的痕迹,从母亲那宽阔的胸襟,让我读懂“在人生中母亲乃是一切”的真谛。
寒冬酷暑,风霜雨雪,为我们操劳母亲病倒了,儿女们日夜为母亲祈祷,期盼着您能战胜病魔闯过难关,面对上帝的召唤,您来不及叮嘱,来不及交待,在2001年9月15日十五时十五分那一刻,您人生的一幕匆匆地拉上帷幔。此时此刻,温馨幸福的家园母爱从此不再。


母亲走了,您的恩情与教诲,将永远伴随我们走过人生的每一个足迹。
张殿卿 男,1913年07月24日 - 1977年09月20日, 张殿卿生于1913年7月24日,安徽人。在运输部门工作,任劳任怨,爱岗敬业,表现突出,在单位是一位好工人,在家是一位好父亲好丈夫。他努力工作,生活简朴。积劳成疾,最后导致双目失明。平凡之人,做出了不平凡事情。
刘凤秀 女,1915年04月24日 - 1991年01月20日, 母亲享年75岁。 出生于农户大家庭,其父四兄弟排行第三,系大家庭唯一养女大嫁闺女,指腹为婚,嫁于姑妈第三儿子。23岁成婚,29岁得子。前后生育八胎,养大成人三男二女。终身一夫到老。少女时得到父母百般呵护,特别是父母百般欢喜爱戴,出阁后其夫对其无二心,夫妻俩共同抚育三男二女,在国艰家贫,日本侵略的抗日战争时期,背井离乡,流离失所,养儿女之辛苦可想而知。小孩无食无衣只得找其母,其母为抚养五个儿女不知流去多少泪和汗水。儿女抚养长大成人后自己从不向子女索取任何财物。其子女孝敬的财物从不乱花。晚年时仍辛勤劳作,自力更生,节衣缩食,清贫度日,为人忠厚,善待他人。前辈子为抚养子女艰苦度日。其人生可谓“人生一棵槐,先为儿女再为财,有朝一日槐树倒抛下儿女留下财。”一生只让儿女服侍三天西去,临终前再三嘱咐子女,身后省简从事不得浪费。给子女留下终生遗憾的是,生无厚养,死无厚葬。千古憾事。呜呼,慈爱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