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殡仪服务中心

网站首页 机构介绍 新闻动态 殡仪服务 公墓服务 专题专栏 办事指南 在线祭扫 殡改风采
当前位置:在线祭扫 > 网上纪念>纪念馆
吴清永烈士之墓

吴清永烈士纪念馆

1941年12月01日-1988年10月19日

人物简介

吴清永同志生前是空军第四试飞大队驻洪都航空集团公司的一名试飞员,1941年12月生,河南省汝阳县人。1959年8月招飞入伍,是我国空军第一批直接从地方招收的应届毕业生,1960年12月入党,1965年8月毕业于空军七航院。历任学员、飞行学员、飞行员、试飞员、副团职飞行副中队长、正团职上校飞行中队长等职。入伍以来共安全飞行1635小时,是四种气象教员、三种气象指挥员。他曾先后改装试飞过初教机、高教机、歼教机、强五Ⅰ型、Ⅱ型、C型、M型、国产超轻型机等机种,正确处置重大空中险情7起,承担重点科研试飞项目49项、风险项目40起,多次受嘉奖并荣立三等功、二等功。


吴清永同志是1970年空军驻洪都航空集团公司试飞大队组建者之一,他热爱飞行,具有强烈的飞行事业心,出色地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从事试飞工作以来,先后参加和完成了强五原型机和几种改型机的定型试飞,主飞“操纵性”和“稳定性”,兼飞性能、科研试飞等科目,为强五飞机的发展立下了不朽功绩。1984年11月6日昼间飞行中,担任指挥员的吴清永同志,在目送一架全外挂强五飞机进入跑道准备起飞生空时,及时发现该机左上侧冒白烟,便立即中断该机起飞,避免了一起可能的空中险情。1986年10月,在扩大强五飞机轮胎适应性的试飞中,吴清永同志全载飞行第一个起落,由于应急拉环掉下卡在副翼拉杆摇臂上造成驾驶杆左边卡死导致飞机无法正常操纵,他机智沉着,及时报告,指挥员当即命令其投掉全外挂,如不行即跳伞,但吴清永同志考虑的不是个人安危,想到的是国家财产、试飞的成败,他注意保持飞机平衡,耗油到规定安全油量后,顶着风险,成功驾机安全着陆。


1988年8月,我国第一次与国外(意大利)合资新机改装研制任务又一次历史地落在了吴清永同志身上,他语重心长地对其爱人说:“工厂目前正是困难时期,全厂职工都盼着CI工程试飞成功。凭我的身体,凭我的技术,凭我的经验,我一定要把这架飞机飞出来,使工厂早日复苏”。在试飞研讨会上,他又说到“如果飞机发生故障,只要发动机还在转,我保证人在飞机在”。他凭着对首飞试飞任务的满腔热情和充分信心,凭着娴熟的飞行技术,于8月30日成功地完成了首飞试飞任务。同时还给《航空杂志》社写了试飞成功的经验论文。中央和江西省等新闻媒体争相报道了这一重大新闻,国际上也给予了十万分的关注。10月19日上午,他又一次担负了新机的特技表演任务 。起飞命令是十点零五分下达的,飞机起动滑行后,昂首冲向蓝天。战机在他的操纵下干净漂亮地完成了一系列特技动作,尤其是非协调“8” 字盘旋……


飞机就要返航了,这时,指挥员发出“重复动作,保证录象”的命令,机头立刻抬起,掠过跑道,义无返顾地冲向蓝天。


突然,飞机因出现故障而失去了控制,在这千钧一发时,他三次掉转了机头,避开了公司大楼和总装厂房,调整到空旷的机场草坪上空准备迫降,但飞机从三十米的高度平拍下来,起火、燃烧……时间永远定格在10点50分。


在场的职工流泪了,外国专家流泪了。




吴清永烈士简介


1、1959年8月招飞入伍,是我国空军第一批直接从地方招收的应届毕业生;


2、1960年12入党;


3、1966年8月毕业于空军七航院;


4、29年戎马生涯,历任学员、飞行学员、飞行员、试飞员、副团职飞行副中队长、正团职上校飞行中队长;


5、1970年空军驻洪都航空集团公司试飞大队组建者之一;


6、安全飞行1635小时,试飞机种数种;


7、完成重点科研试飞项目49项,、多种超复杂风险科目40多项;


8、在《航空杂志》、《飞行力学》、《试飞实验》、《航空时报》、《飞行情报网》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9、正确处置重大空中险情7起,抢救了上亿元国家财产和珍贵的科研资料。
祭拜记录
寄托相思